华灵四方完成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香菇种植项目全面带动农民2015年实现奔小康助推报告
1.2建设内容和规模
(一)土建工程
1、建菌种生产厂房600余平方米,搭建接种遮阴棚1200余平方米。
2、建培养架30000平方米,为木架结构。
3、建示范基地20亩。
4、修建办公楼、道路、围墙、水池等附属设施。
(二)仪器设备购置:
项目需购置的主要仪器设备为:变压器一台,100立方米及200立方米冷库各一间,小型蒸气锅炉30台,灭菌锅5个,无菌接种通道100台,空调60台,以及装袋机、搅拌机、粉碎机、切割机等设备。
本项目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是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项目的推进,提高农民科学技术观念,带动农户共同创业致富,解决农村老人、妇女及剩余劳动力,带动就业,由弱势经济转化为高效经济高效率,从而推动产业链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满足市民的菜篮子需求。项目完成后,将改变我县食用菌生产夏季品种单一、依靠外地供货的局面,并且充分利用农作物的副产品,投入少,效益显著。因此,周年产业化生产鲜菇,满足市民的菜蓝子需求,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增加农民和下岗工人的就业机会和地方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间伐灌木资源,促进生态平衡,防止每年大量灌木落叶,枝条存积,防止发生每年火烧山的风险,后期多种菌推进各种秸秆,原料多元化供给,增加农村废弃物利用。菌棒利用后可烧制岗和加工有机肥,提高利用率,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
目 录
第1章 项目总论 1
1.1 项目概况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建设单位 1
1.1.3 法人代表 1
1.1.4 建设性质 1
1.1.5 建设地点 1
1.2 建设内容和规模 1
1.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
1.4 项目建设期 2
1.5 项目提出的过程与理由 2
1.6 经济效益 2
1.7 社会与生态效益 3
1.8 编制依据 3
第2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 5
2.1 项目背景 5
2.2 项目建设目的和的必要性 6
2.2.1 项目建设目的 6
2.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2.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
2.3 市场供求分析 9
2.3.1 我国食用菌产销情况 9
2.3.2 世界食用菌产销情况 10
2.3.3 市场预测 11
第3章 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 12
3.1 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12
3.2 项目实施方案 12
3.3 产品方案 13
第4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说明 14
4.1 工艺技术方案确定的原则 14
4.2 技术来源 14
4.3 技术路线 15
4.3.1 总体思路 15
4.3.2 技术路线 15
4.4 设备选型 16
4.4.1 设备选型原则 16
4.4.2 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16
4.5 原、辅材料供应 16
4.6 外协条件 17
第5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18
5.1 项目建设地点 18
5.2 项目选址条件 19
5.2.1 自然条件 19
5.2.2 社会经济条件 21
5.2.3 交通条件 21
5.2.4 基础设施条件 22
5.3 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分析 22
第6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23
6.1 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23
6.2 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情况 23
6.3 资产与财务状况 23
第7章 项目建设方案 25
7.1 总平面布置 25
7.1.1 布置原则 25
7.1.2 总平面布置 26
7.1.3 道路与运输 27
7.2 土建工程 27
7.2.1 设计范围及依据 27
7.2.2 依据的主要规范 28
7.2.3 建筑结构设计 28
7.2.4 新建建(构)筑物一览表 29
7.3 给排水工程 29
7.3.1 设计依据 29
7.3.2 给水工程 30
7.3.3 排水工程 30
7.4 供电 30
7.4.1 设计依据 30
7.4.2 设计范围 31
7.4.3 厂区用电负荷估算 31
7.4.4 厂区线路及照明 31
7.4.5 车间配电及照明 31
7.4.6 防雷接地 32
7.4.7 电讯及网络 32
7.4.8 电能计量 32
7.5 空调系统 32
7.6 消防 33
7.7 地震设防 33
7.8 维修 34
第8章 环境保护 35
8.1 环境评价依据和标准 35
8.1.1 编制依据 35
8.1.2 环境保护标准 35
8.1.3 设计原则 36
8.2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36
8.3 环境影响分析 37
8.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37
8.3.2 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40
8.4 厂区绿化 40
8.5 环境影响评论结论 40
第9章 节能措施 42
9.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42
9.1.1 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 42
9.1.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42
9.2 节能设计依据 43
9.3 节能原则 43
9.4 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及其流向 43
9.5 节能措施 44
9.5.1 生产节能 44
9.5.2 建筑节能 44
9.5.3 电气设备节能 45
9.5.4 用水节能 45
9.5.5 能源计量仪表配置和管理 45
9.6 节能效果评价 46
第10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47
10.1 项目组织管理 47
10.1.1 建设期组织管理 47
10.1.2 项目建设后组织管理 47
10.2 项目实施进度 49
第11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
11.1 投资估算依据 51
11.2 项目总投资估算 51
11.2.1 流动资金估算 53
11.3 资金筹措 54
第12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55
12.1 财务预测依据 55
12.2 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估算 56
12.2.1 销售收入估算 56
12.2.2 总成本估算 56
12.2.3 预计损益表 58
12.2.4 预计资产负债表 59
12.2.5 预计现金流量表 61
12.3 不确定性分析 62
12.3.1 盈亏平衡分析 62
12.3.2 敏感性分析 62
12.4 经济效益评价 63
12.5 社会效益 65
第13章 项目招标方案 67
13.1.1 招标范围 67
13.1.2 招标组织方式 67
13.1.3 招标方式 67
13.1.4 招标基本情况 67
第14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69
14.1 结论 69
14.2 建议 70